首页 > 媒体聚焦

失主妻子投诉拾金不昧者收报酬惹争议

[2013-9-10 15:04:15]  来源:新华网

    新华网海口6月18日专电题:让拾金不昧者受囧,谁之过? 

     新华社“中国网事”记者傅勇涛周檬 

     服务员拾金不昧反遭投诉,一场万人参与的微博调查引发争议:拾遗酬谢的感谢费到底该不该收?让拾金不昧者受囧,谁之过? 

     拾金不昧收报酬道德被金钱“绑架”? 

     6月12日,《南国都市报》的官方微博称:海口市民杨女士和丈夫将6000元现金遗落在茶馆,返回茶馆寻找时,服务员将现金归还,杨女士的丈夫拿出200元表示感谢,服务员数次推辞后,收下了钱。得知此消息的杨女士认为服务员拾遗收报酬的行为不合常理,向媒体投诉。次日,杨女士和丈夫再次返回茶馆,夫妻双方因是否要收回200元的答谢金发生争执,随后,服务员退还了感谢费。 

     这条微博引发网友广泛关注,一天之内超过3.7万次转发和过万次评论。大多数网友认为杨女士做事不厚道。网友“xuehanbo”说,失主的投诉让人无法理解,如果对方强要酬劳可以投诉,酬劳是自己主动给的,别人接受了反而投诉,这和钓鱼执法一样有些不道德。 

     随后,《南国都市报》的官方微博发起了“这样的‘酬谢’你会收吗?”的调查,有2万多名网友参与调查。其中84.7%的网友选择了“收,对方既然给了就收”;12.7%的网友选择“看情况,数目不多,推托不过就收”;仅有2.7%选择“不收,大恩不言谢,更何况这是原本就该做的”。 

     事实上,无论是发生海口市拾金不昧收下酬谢、险些遭遇到投诉的囧事,还是成都一市民捡到货物后向失主索要2000元作为“回报”,拾金不昧到底该不该收报酬一直是网民和相关专家讨论的热点话题。 

     大多数网友和专家表示,适当的酬谢和提倡拾金不昧的道德观并不矛盾。“片面强调纯洁的精神不利于美德传承和发扬。”海南省公共关系协会副秘书长代红说,拾金不昧虽然在道德层面上被广泛推崇,但离真正成为大多数人的自觉行为还有很大的距离,有偿失物招领也不失为一种现实选择,过于片面强调纯洁的精神,反而不利于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发扬。 

     不少网友也认同这个观点。网友“许三多哥哥”说,如果做好事的人都得不到好报,做好事的会越来越少了,仅仅靠道德去鼓励恐怕是无力的,建议还是做好事给报酬。 

     网友“小城故事”说,在市场经济的年代,别人给自己帮了忙,减少了损失,不给点报酬是说不过去的,这和道德本质上也没什么必然联系。